作品简介
《踏莎行·碧海无波》当作于天圣五年(1027)作者贬知宣州途中。作者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此词即在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
1、陈祥耀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32-433
2、唐红卫.二晏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25
创作背景
《踏莎行·碧海无波》当作于天圣五年(1027)作者贬知宣州途中。作者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此词即在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
1、陈祥耀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32-433
2、唐红卫.二晏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25
推荐诗词
连日祁寒酷暑不定
播晴弄雨帝能威,才了重裘又袷衣。莫怪小民无特操,申韩行事本无违。
岳州临江驿见亡友凌溪子题壁怆然兴怀倚韵追悼 其二
鹦鹉才高失帝庭,人间穷达转冥冥。久将尘土抛金紫,自慱声华付汗青。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来听。笛声莫怆山阳舍,琴操期闻中散灵。
戏赠乐天、复言(此后三篇同韵)
乐事难逢岁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弄涛船更曾观否,望市楼还有会无。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药王庙二首 其二
当年阶下有丰碑,持去谁将镇石为。闻是椓人留姓氏,长绳百尺拽诚宜。
秀华续咏 其二十四 王皇后萧淑妃
瓮头骨醉伤心事,再世为猫恐未真。何苦当初持鹬蚌,坐令阿武作渔人。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
戏题三绝
谢傅凄凉已老年,胡琴羌笛怨遗贤。使君於此虽不俗,挽断髭须谁见怜。
凤吹二十四首 其十五
雁行两翼本同风,防护原知具苦衷。为恐鹓雏栖枳棘,便将蜗舍作牢笼。一拳欲掣丝先断,百计还谋媒别通。形迹锢藏消息杳,教从何处索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