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一说作于十三年(417年),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居上京时。尚常往来于柴桑之间,然迁至南村后,已多年未回柴桑。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柴桑故地,感慨人生无常,于是写下这首凄凉哀怨的诗歌。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29-131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一说作于十三年(417年),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居上京时。尚常往来于柴桑之间,然迁至南村后,已多年未回柴桑。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柴桑故地,感慨人生无常,于是写下这首凄凉哀怨的诗歌。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29-131
推荐诗词
上明达皇后册宝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
备成熙事,虚徐翠楹。神保聿归,云车夙征。鉴我休德,神交惚恍。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夏日沈石圃云静野邢文台陈仰坡夜宴石圃分韵二首 其二
谈心握手细论交,冲雨何妨晓出郊。空谷有缘频倒屣,草堂无径欲诛茅。且凭尊酒攒幽思,未暇炎凉与世嘲。此别思君无个事,山门惟许一僧敲。
过天台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跻。雪深封佛垄,云暗锁桃溪。流水无还有,乱山高复低。欲寻刘阮洞,归路恐成迷。
早春游沔阳舟发汉上口占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春鸥吾愧汝,清远背人飞。
送李志宁归省
孝子别成均,南归楚水滨。檐头缃帙旧,庭下綵衣新。去路江梅馥,来时禁柳青。都门频送客,我亦倍思亲。
浮邱八景 其二 晚沐堂
仙客蓬莱侍直还,晚怜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隐人间世,欲赋郊居未拟閒。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唐人春深题,用韵工车斜。逐逐语言去,谁欤真识花。
赠蔡帅
时清昼卧铜牙弩,客散宵披玉检文。可道将军浑是武,曾将三策献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