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

唐代 罗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qiānzàizōngjiàochénbànggēngzhěshāngshén

lóngsuànshìhúnguāijiǎojiāngwèishīshūhuórén

小提示:罗隐焚书坑拼音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作品简介

  人类历史上的专制者各有各的愚民术和御民术,但有一招,是他们都尝试过的,那就是钳制思想,管制言论,垄断文化,推行文字狱。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独裁者依然前赴后继,依然自以为是地享受着“文字狱”的盛宴。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历史上感叹的人很多,罗隐这首《焚书坑》即是其一。

参考资料:

1、余党绪.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36

创作背景

  人类历史上的专制者各有各的愚民术和御民术,但有一招,是他们都尝试过的,那就是钳制思想,管制言论,垄断文化,推行文字狱。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独裁者依然前赴后继,依然自以为是地享受着“文字狱”的盛宴。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历史上感叹的人很多,罗隐这首《焚书坑》即是其一。

参考资料:

1、余党绪.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36

罗隐

罗隐

唐代诗人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