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忧集行

唐代 杜甫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niánshíxīnshàngháijiànhuángzǒulái

tíngqiányuèzǎoshúshàngshùnéngqiānhuí

jīnshūshízuòzhǐduōshǎoxíng

qiángjiāngxiàogōngzhǔrénbēijiànshēngbǎiyōu

ménjiùkōnglǎoyántóng

chīérzhīzijiàosuǒfànméndōng

小提示:杜甫百忧集行拼音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作品简介

  《百忧集行》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75-176

创作背景

  《百忧集行》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75-176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