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看山

宋代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chuánshàngkànshānzǒushūguòshùbǎiqún

qiánshānchábiàntàihòulǐngjīngbēn

yǎngkànwēijìngxiéliáoràoshàngyǒuxíngréngāopiāomiǎo

zhōuzhōngshǒuyánfānnánfēiniǎo

小提示:苏轼江上看山拼音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作品简介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两岸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参考资料:

1、杨抱朴编著.《诠释与解读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40

2、王琳、邢培顺编选.苏洵 苏辙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10

创作背景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两岸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参考资料:

1、杨抱朴编著.《诠释与解读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40

2、王琳、邢培顺编选.苏洵 苏辙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10

苏轼

苏轼

宋代诗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