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这诗便是那时所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也还有不同的看法。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50-151
2、马茂元 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36-537
创作背景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这诗便是那时所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也还有不同的看法。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50-151
2、马茂元 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36-537
推荐诗词
次前韵将归隐黄山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挟兔园册教儿童,菜饱无异禄万钟。底须太史占星聚,世人寻觅无知处。海内故人脱相思,江东渭北空云树。
句 其一
好在龙沙黄,俄入鸾江碧。
次韵杨侯见送游五峰
飘然忽作五峰游,三伏谁知冷似秋。为在深云更深处,手提白羽看泉流。
禹门
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流万里来。更欲登临穷胜观,却愁咫尺会风雷。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一
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
昆仑顶上放歌
三上昆仑意更赊,最高峰顶望中华。神州处处多佳气,目尽青天到海涯。
秋日闭关 其四
夜长睡不著,起坐索衣添。莫道秋无信,凉飔已入檐。
诗偈 其一七八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千里寻月影,终是枉工夫。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疏。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