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唐代〕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译文: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
注释:述怀:陈述自己的怀抱、志向。中原:原指黄河南北一带,这里代指中国。逐鹿:比喻争夺政权。事戎轩:即从军,戎轩指兵车;亦以借指军队、军事。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译文: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
注释:纵横计: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不就:不被采纳。慷慨志: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译文: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领命纵马西出潼关。
注释:杖:拿。策:谋略。谒:面见。关:潼关。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译文: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
注释:凭轼:乘车。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下:是敌人降服。东藩:东边的属国。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译文: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
注释:郁纡:山路盘曲迂回,崎岖难行。陟:登。岫:山。出没:时隐时现。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译文:山林间寒鸟悲鸣,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
注释:古木:老树。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译文:远望去一片荒凉,不知前途几何,凶吉难卜。
注释:千里目:荒凉冷落,令人凄伤的景象。九逝魂:旅途遥远而艰险。九:表示多次。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译文: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
注释:惮:畏惧、害怕。怀:感。国士: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恩:待遇。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译文: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
注释:季布:楚汉时人,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诺:答应,诺言。侯嬴: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译文: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
注释:感:念。意气:指志趣投合,君臣际遇,必须实践诺言,感恩图报谁复论:谁还能去计较。
小提示:魏徵《述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此诗作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魏征作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雄心壮志,更表达了对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参考资料:
1、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列传第二十一.
创作背景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此诗作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魏征作此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雄心壮志,更表达了对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参考资料:
1、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列传第二十一.
推荐诗词
送周希颜游章贡
忆昔吾先师,慷慨歌远游。超忽凌八荒,咫尺视九州。东将征旸谷,挂衣扶桑头。西不畏羊肠,而以摧其辀。南辕有遐眺,直指百粤陬。北驾何所之,亦欲穷燕幽。堕地弧矢志,壮岁无不酬。肯学鄙丈夫,拘剪守一丘。今日因送子,歌此临清流。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慨然动高兴,不作贾胡留。发足真自此,行矣万里修。倘或跨疲蹇,路长殊可忧。愿言自努力,岁晚当遂谋。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有怀娄克让 其五
会晤从来未可期,只凭诗句写相思。春来驿使多西去,好把梅花寄一枝。
自厦门泛舟渡台湾海中见夕阳感赋
自浮沧海送残阳,渐觉閒身人莽苍。一掬酸辛成独往,无边天水共微光。风樯隐隐开元气,朔雁声声吊战场。凄绝一更初魄语,故人相望涕成行。
玉乳泉五首 其三
秋气澄石泉,净呈太古镜。不为整衣冠,堪因悦心性。
送刘侍御归台 其三
兰台使者出长安,风俗三齐揽辔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须君柱后惠文冠。弹章气借山河壮,执法秋临节钺寒。傥值东封陪扈从,旧游偏奉六龙欢。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
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鹰爪断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晏公风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论等差。远走犀兵至蓬巷,青蒻出箧封题加。纹柘冰瓷作精具,灵味一啜驱昏邪。神还气王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已从锻链出至宝,终老不变传幽遐。自惟平昔所得者,何异瓦砾空盈车。涤心洗腑强为答,愈苦愈拙徒兴嗟。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稽古逢尧舜,锵金侍冕旒。生员尊郑学,子舍预夔谋。翰苑事犹著,岱宗魂已游。无情是天地,玉树掩蒿丘。
自咏绝句
远游索手不?粮,薪米临时取道傍。今日晴明行亦好,经旬风雨住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