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 王之涣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注释: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注释: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小提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之涣

王之涣

唐代诗人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