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唐代〕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这组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一月所作。这一年杜甫四十八岁。七月,他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十月,转赴同谷,在那里住了约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一家人因饥饿病倒床上,只能挖掘土芋来充肠。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诗人以七古体裁,写了这七首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36-140
2、陶道恕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04-505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一月所作。这一年杜甫四十八岁。七月,他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十月,转赴同谷,在那里住了约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一家人因饥饿病倒床上,只能挖掘土芋来充肠。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诗人以七古体裁,写了这七首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36-140
2、陶道恕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04-505
推荐诗词
次韵王学士七夕新秋
煌煌桴鼓引双旌,道是天孙大礼成。金镜南飞光欲半,银潢西去寂无声。佳期一夕人谁见,别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东五星丽,应嫌抱拙要中更。
吊古
万事悠悠总逝波,人非物是旧山河。凤楼寥寂金莲步,燕馆荒凉玉树歌。别浦春风开芍药,小亭秋色上藤萝。客怀正苦风涛恶,况复登临思转多。
感怀冬夜
穷冬天地闭,积雪暗河关。身世随孤雁,家林隔万山。江声回积梦,灯影对愁颜。遥夜心千里,萧萧两鬓斑。
海上杂诗 其一
朝晖流影入云罗,尽熨风纹似镜磨。一种清明和悦意,欲将坦荡托微波。
与员外黄观澜李彦章试士西掖
王业兴家国,人才荐庙堂。风帘留晷刻,冰鉴照毫芒。列坐清仪肃,终篇耿论昌。愿言登用者,一一是贤良。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
隆替存恒期,含生会当尽。独遭诬枉搆,既往有馀悯。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英雄逞割据,未暇分牡牝。公来作蓍龟,王略见封畛。上为宗社镇,下为邦国准。旂常揭日月,钟罄罗簴簨。讽谏陆贾多,制作张华敏。格天诚密运,恤物涕潜陨。气回穷冬温,力导大川引。竭忠职调护,垂老辞疾疢。谓可乐桑榆,相从拾芝菌。安知事乖谬,玄造独何忍。颠顿万里行,流离阖门殒。所馀巳无几,犹受饥冻窘。自顾受深知,无能效赒赈。是非属公议,不以穷达泯。终古仰大名,昭回配箕轸。纷纷荣辱论,百世同一哂。三叹秋风前,目送高飞隼。
下邳
篇诗曾记咏留侯,二十年来亦浪游。黄石老人今在否,北风吹我过邳州。
和百拙禅师韵
十方世界是全身,气宇如王绝比伦。与夺机中明主客,正偏位里辨君臣。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讴歌预四民。了了了时谁可晓,闲人元不是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