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王抚军座送客
〔魏晋〕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译文:秋天的景象凄清而且萧肃,百草都已经枯萎衰颓。
注释:王抚军:王弘,义熙十四年(418年),王弘以抚军将军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任江州刺史。客:指庾登之和谢瞻。庾登之:原任西阳太守,此次征人为太子庶子、尚书左丞。谢瞻:原任相国从事中郎,此次赴任豫章大守,途经得阳。凄且厉:凄凉而且肃杀。百卉:百草。腓:草木枯萎。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译文:于是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饯别送友人去外地上任。
注释:爰:于是。履霜节:指九月。饯:设酒食送行。归:将要离去之人,指庾登之、谢瞻。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译文:肃肃的寒气笼罩着山涧,游云飘忽不定无所依傍。
注释:冒:覆盖。倏:忽然,疾速。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译文:遥望水中洲渚似乎是很缥缈的景象,风向与水流的方向相违背。
注释:洲渚:水中陆地。缅邈:遥远的样子。风水互乖违:风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乖违:违背,分离。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译文:眺望暮景又很欣喜逢见这样的盛筵,离别的话语使人感到伤悲。
注释:瞻夕:傍晚。欣良宴:宴会中的气氛令人高兴。离言:离别之辞。聿:语助词。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译文:早晨飞去的乌儿傍晚已经飞回来了,太阳渐渐收敛起余下的光辉。
注释:悬车:黄昏之前。敛余晖:夕阳渐收余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译文:过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调转我的车马,无限惆怅地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
注释:逝止:谓行者与留者留。判:判然,分别。旋驾:回车。迟迟:缓慢的样子。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译文:眼看归去的小船越行越远,心情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紧紧相随。
注释:回舟:归去之舟。万化:宇宙自然之变化。遗:遗落,消失。
小提示:陶渊明《于王抚军座送客》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于王抚军座送客》约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深秋。这年,庾登之入京都,谢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王弘在溢口(今九江市西)为他们设宴送别。陶渊明亦应邀在座,此诗便是当时所作。
参考资料:
1、(晋)陶渊明著;夏华等编译.陶渊明集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3.01:第82-84页
创作背景
《于王抚军座送客》约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深秋。这年,庾登之入京都,谢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王弘在溢口(今九江市西)为他们设宴送别。陶渊明亦应邀在座,此诗便是当时所作。
参考资料:
1、(晋)陶渊明著;夏华等编译.陶渊明集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3.01:第82-84页
推荐诗词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但见盈城盈野,谁能去食去兵。山东河北卷土,江右湖南失耕。
赠俞隐居
水南雉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欲继姓名高士传,怕君嫌我近睢盱。
投壶
暇日宾月集,投壶雅戏同。傍观惊妙手,一失废前功。礼盛周垂宪,词夸晋起戎。区区论胜负,转眼事还空。
闻角
谯角咿呜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梅花三弄月将晚,榆塞一声霜满天。织锦佳人应有恨,枕戈老将想无眠。争如二月春风市,卖酒楼头听管弦。
醉落魄
柳边池阁。晚来卷地东风恶。人生不解频行乐。昨日花开,今日风吹落。杨花却似人飘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从前错。为个蝇头,轻负青山约。
颂古一百则
丝纶降,号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将军。不待雷惊出蛰,那知风遏行云。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印前恢廊兮,元无鸟篆虫文。
采桑子 其二
春光暗把流年换,休解相思。红豆开时。好趁东风折一枝。云涯望里长干路,乍怯单衣。细雨霏微。旧日池台燕未归。
庐山道中
叠叠苍峦别是天,往来即是地行仙。拨云峰底落红雨,冷翠谷中浮紫烟。树色净依山色古,樵声清共瀑声传。远公不作渊明醉,结社徒然怀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