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韦太守陟

唐代 王维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译文:城郭荒凉本自荒凉冷落,万里山河分外辽阔澄空。

注释:荒城:荒凉的古城。萧索:萧条冷落;凄凉。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译文:秋高气爽显得太阳更远,南归鸿雁传来哀鸣凄切。

注释:迥:远。嘹唳:形容声音响亮凄清。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译文:塘水寒碧倒映残荷枯草,馆舍高耸飘落几叶梧桐。

注释:寒塘:寒冷的池塘。衰草:枯草。高馆:高大的馆舍。疏桐:梧桐树间因为稀疏而落下的斑驳的影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译文:正当这一年将尽的时节,顾影徘徊吟咏起思悲翁。

注释:岁方晏: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顾景:即顾影。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悲翁:古曲名。《思悲翁》的省称。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译文:老朋友已经难以见到了,你寂寞地独处平陵之东。

注释:故人:旧交;老友。平陵:一作“平林”,地名,在襄阳之西。此指韦陟任职之地。

小提示:王维《奉寄韦太守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韦陟被李林甫所排挤,由吏部侍郎出为襄阳太守。王维写了这首诗寄赠韦陟,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5-76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韦陟被李林甫所排挤,由吏部侍郎出为襄阳太守。王维写了这首诗寄赠韦陟,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5-76

王维

王维

唐代诗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