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译文: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注释:开:消散。崔嵬:山势高耸的样子。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译文: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注释:赤亭口:即赤亭守捉。约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译文: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注释:汉月:汉时明月,说明月的永恒。银山: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铁关:即铁门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译文: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注释:交河:又名西州,天宝元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治所在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达克阿奴斯城。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译文: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注释:晻霭:昏暗的样子。寒氛:寒冷的云气。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阴崖:背阴的山崖。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译文: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注释:狐裘:用狐皮制的外衣。都护:官名,汉宣帝置西域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译文: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注释:走马:跑马。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小提示: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这首诗即作于这时期,约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时。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55-258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这首诗即作于这时期,约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时。
参考资料:
1、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55-258
推荐诗词
鹊桥仙·小照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便将七尺活埋来,埋不到、梦中浮梗。哑然一笑,频年落拓,那不遭人齿冷。满头霜雪识为谁,是影外、依微残影。
捣练子·初酒醒
初酒醒,乍衣单。褪著裙儿侧著冠。门外小桥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残。
旧吏杨时哲王宪相从久入京时复一至执轴乞诗书往事分题各四首予之 其三
木密林中出凤梧,相年腊味称提壶。寻幽更着东瓜步,羡尔能从亦壮夫。
折梅
行到颓墙与断桥,试和明月拗枝头。江南多少闲儿女,带着梅花便带愁。
题桃源手卷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
寒声晚移林,残腊无几日。高人拥楮眠,脔卷意自适。素风含混沌,春煦回呼吸。余温偶见分,来自芝兰室。乍舒魄流辉,忽卷潮无迹。未能澡余心,愧此一衾白。尝闻旴江藤,苍崖走虬屈。斩之霜露秋,沤以沧浪色。粉身从澼絖,蜕骨齐丽密。乃知莹然姿,故自惭陶出。治物犹贵精,治心岂宜逸。平生感交游,耳剽非无得。精神随事分,内省殊未力。寸阴捐已多,老矣将何及。自从得此衾,梦觉常惕惕。清如夷齐邻,粹若渊骞觌。独警发铿鍧,邪思戢毫忽。勿谓绝知闻,虚闱百灵集。鼎鬴或存戒,韦弦亦规失。则知君子所,惠以励蒙塞。
以石为玉
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
老马
营司牵浴柳边池,玉沫垂衔步较迟。洗见箭瘢如有恨,将军忘却未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