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唐代〕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译文:萧萧的夜雨随风袭入竹林,惊恐的鸦鹊翻飞于林丛之中。
注释:稍稍:萧森,阴晦。翻翻:翩翩,鸟飞轻疾的样子。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译文:思念的人儿被阻隔在河的对岸,整夜里刮着瑟瑟寒风。
注释:美人:此指吴武陵。湘浦:潇水边。湘,这儿实为潇水。浦,水边。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译文:浓浓云雾,茫然无际,苍苍潇水,波涛汹汹。
注释:杳幽暗深远。极:穷尽,这儿指看到尽头。沧:水青苍色。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译文:所思念的人儿怎说得上遥远?只可惜在座席上不能与他同膝共咏。
注释:云:谓,说。这儿是说得上的意思。即席:就席,在座席上。莫与同:不能与他同坐。莫,没,不。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译文:这美人心中怀藏奇妙的乐曲,焦桐木上,紧绷的丝弦根根朱红。
注释:若人:伊人,此人。若,此。抱:怀有。縆:紧绷。这儿指琴弦紧紧地张在琴上。枯桐:焦枯的桐木。这儿借指琴身。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译文:清商曲调在秋空中飞扬激荡,犹如闪动的浮光映射到苍穹。
注释:清商:古代以宫、商、角、徵、羽表示五阶声律,商音清越,故名清商。激:激扬,飞荡。西颢:秋天。古人以东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西代表秋。又古人称西方为颢天。颢:白色。泛滟:浮光闪动的样子。这儿比喻琴声美妙感人,使人心波动荡。凌:直冲向上。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译文:琴曲得自内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岂有半点人为的加工。
注释:自得:自有所得,自己心中有所感受体会。得,心得感受。作:造作,做作。天成:天然而成,不借助人力。谅:确实,真的。功:人工。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译文:但细微的心声被封闭在心里,耳聋的俗人又从哪儿能知情听懂?
注释:希声:细微的声音。希,细。閟:关闭,封闭。大朴:本质,本性。大,重大的,基本的。朴,未经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借指朴质的天性。聋俗:愚昧不明事理的世俗之人。聋,听觉丧失或迟钝,喻愚昧无知。何由:由何,从何。聪:听觉灵敏,听得很清楚。
小提示: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此诗当作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秋。诗中说“美人隔湘浦”,说明其时吴武陵居住在潇水之西,柳宗元则居住在潇水之东城内。到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迁居潇水之西愚溪,就不再与吴武陵有潇水之隔了。那么此诗应作于公元810年以前。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秋。诗中说“美人隔湘浦”,说明其时吴武陵居住在潇水之西,柳宗元则居住在潇水之东城内。到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迁居潇水之西愚溪,就不再与吴武陵有潇水之隔了。那么此诗应作于公元810年以前。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 译文版
李西川荐琴石 - 译文版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 - 译文版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 译文版
雨晴至江渡 - 译文版
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 - 译文版
推荐诗词
柳
千丝万缕斗妖娆,和雨和烟陌上飘。夜夜篴声关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桥。隋堤台女输浓黛,楚国佳人斗细腰。只恐章台春易老,几回攀折恨萧条。
感咏二十首 其二
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次韵题计宗道觐亲卷
岩松挺挺立秋霜,海蚌辉辉放夜光。柳种五株归栗里,桃开千树颂潘郎。鸾章褒及循良政,昼锦裁成戏舞裳。莫道云山容耋老,非熊应待梦周皇。
移梅
几夜幽香恼梦魂,殷勤来倩陇头人。凿开东阁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来新体态,疏枝犹带旧精神。今朝伴我清吟处,不许诗怀更有尘。
狼山归道中作
前山无夕阳,犹问夕阳洞。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 其七
洗竹遥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怜波万顷,黾勉对沦漪。
贺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饼果物之惠病起赋谢
今夜清辉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轮初上。万户千门连碧海,处处钩帘倚幌。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谢东邻遗粔籹,恰分明、掬取团圆样。开笼看,神差王。纷然佳果还相贶。揩病眼、荔奴黄皱,哀梨碧涨。忽忆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绿嶂。恨此物、无缘分饷。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闺、掩却垂绡帐。应为我,色惆怅。
山中五无奈何 其一
无奈落叶何,纷纷满衰草。疾来无气力,拥户不能扫。欲访云外人,都迷上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