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楼
〔明代〕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译文:我听说从前李白曾独自登上这楼台,吟咏诗作。
注释:李供奉:即李白。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这里指吟咏。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译文:他一来到这里,此地和他的大名就一起百代流传。
注释:垂顾,光顾,屈尊光临。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译文:白云悠悠,海上霞光映照,明月皎洁升起,秋色宜人。
注释:曙:黎明色。天门,星名。属室女座。此指天空。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译文:潺湲的济水流淌,尽阅古今,却是再找不到那曾来过的人了。
注释:潺湲:水缓缓流动貌。济水:古水名,源出河南王屋山,东北流经曹卫齐鲁之地入海,下游后为黄河所占,今不存。济宁为古济水流经地域,金代为济州治所,故由此得名。
小提示:王世贞《登太白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这首诗大约作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此时王世贞在北京任刑部员外郎,借出差机会回太仓探亲,这年秋天,从运河乘船北上,途经济宁州(今山东济宁),登太白楼,因有此作。
参考资料: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0-122
2、钱仲连 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15-617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此时王世贞在北京任刑部员外郎,借出差机会回太仓探亲,这年秋天,从运河乘船北上,途经济宁州(今山东济宁),登太白楼,因有此作。
参考资料: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0-122
2、钱仲连 等.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615-617
走笔赠张将军赴岭外 - 译文版
大风歌 - 译文版
盘山 其一 - 译文版
步出夏门行四首 其一 观沧海 - 译文版
戚将军赠宝剑歌 - 译文版
吾娄江东西二潮俱会于学宫之傍邑侯徐先生居焉因自号曰会川而尤子求为之图 - 译文版
推荐诗词
暑雨夕霁
天角残划截幕晖,南楼风快暑烟微。月波半露金枢穴,云叶全收玉女衣。气爽戍楼孤鹊云,雾沈荒苑数萤归。凉轩更作东山咏,何处庄环有世机。
游五渡谷
南山如碧环,缺处苍崖开。当年造物手,办此何神哉。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万斛泉,飞出重山来。白龙三百丈,行处鸣春雷。巨石若栋宇,磊砢相推排。跳波与溅沫,馀怒犹喧豗。我来值杪秋,万壑风声哀。黄花杂红树,锦绣纷岩隈。奇胜夙所贪,欲去仍裴佪。题诗还自笑,愧我非仙材。
踏莎行 晓阴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桂林风气行人早。未须骑马听朝鸡,叩门却有吟朋到。几树红英,一窗翠筱。诗心漫逐游丝绕。除愁除梦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儿噪。
宿峡口
今夜又依高峡宿,一年心眼且新鲜。风声入树猿应语,鹤影横江人未眠。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渐起虚烟。吾生亦是无涯者,老去凭谁负此肩。
挽大溪姚祥叔即南
庆门今独盛,旧族有光华。日坐不欺至,天兴积善家。山林娱晚境,书史是生涯。手种堂前桂,君看身后花。
观逐兔作
黄蒿白苇遍齐东,兔窟经营在此中。野老侧身来似鬼,韩卢点首去如风。材高并骛难空返,敌狡穷追易见功。立马纵观悲世事,平阳血战亦英雄。
水墨松石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堂梁
籁寂天空漏已沈,一声清唱警尘心。林原响振孙公啸,月夜情酣渔父吟。陔下似传驱楚策,雍门犹见绕梁音。宵严旧载金吾令,听到更残韵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