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唐代〕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译文: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注释:高适:唐朝边塞诗人,景县(今河北景县)人。薛据,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中宝鼎人。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涌出:形容拔地而起。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译文: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注释: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世界,人世的境界。磴:石级。盘:曲折。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译文: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注释:突兀:高耸貌。峥嵘:形容山势高峻。鬼工:非人力所能。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译文: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注释:四角:塔的四周。碍:阻挡。七层:塔本六级,后渐毁损,武则天时重建,增为七层。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译文: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注释:惊风:疾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译文: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译文: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注释:驰道:可驾车的大道。宫馆:宫阙。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译文: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注释: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译文: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注释: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译文: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注释: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夙:素来。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译文: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注释:挂冠:辞官归隐。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小提示:高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余人相和,岑参此诗就是当时的和诗之一。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16-318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5-206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高适首唱,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余人相和,岑参此诗就是当时的和诗之一。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16-318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5-206
推荐诗词
横浦十咏 其八 东坡祠
何年海上还,坐镇此山川。笔砚归京阙,衣冠带瘴烟。一生忠胆在,万古党名传。吾道多流落,西风问老天。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
筑室清溪曲,为园古道傍。苔痕侵户牖,云色上衣裳。牧笛依青草,渔舟隐绿杨。偶然幽兴惬,搔首放歌长。
题荷花书帧
世界偶然留色相,生涯毕竟托清波。明珰翠羽人曾识,碧漠红塘梦似过。残月照来裳佩冷,晓风坠后粉痕多。城南诗客频相问,怊怅朱颜易老何。
扬子道中寄陈君佐 其一
别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萧然对松竹,独自理图书。击钵诗无敌,连环辩有馀。骅骝志万里,那久困盐车。
檄雪
银阙书飞急羽忙,料应滕六奏虚皇。要将阆苑蓬壶水,幻作琼林玉树芳。风约云边停鹤驭,冰清月际舞霓裳。凤箫莫品凄凉调,催老梅花枉断肠。
饮易士美宅咏瑞香花分韵得春字二首 其二
小物经霜耐,漫观知帝仁。根荄随定分,梅柳自争春。未萼先含媚,无言亦动人。沉沉梁苑夕,吟赏萃儒绅。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
群山相望有无间,髣髴三生常往还。不用张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
郡圃
侧曲艳歌閒送日,晚花初叶暗留春。舞狂风蝶时过树,啼熟林莺不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