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

唐代 杜甫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译文: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注释: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译文: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译文: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注释: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欣欣:繁盛貌。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译文: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小提示:杜甫《江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

2、葛晓音 .杜甫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10-112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

2、葛晓音 .杜甫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10-112 .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