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魏晋〕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译文:天道幽深而玄远,鬼神之事渺难算。
注释:怨诗楚调:汉代乐府《相和歌》中有《楚调曲》,《楚调曲》中有《怨诗行》,简称怨诗。庞主簿:指庞遵,字通之,诗人的朋友。古代官府,上自御史府,下至州县,都有主簿一官,职掌簿书。邓治中:其人名字与事迹不详,亦为诗人之友。汉置治中从事史,简称治中,为州之佐史。居中治史,主众曹文书,故名治中。“天道”二句:是说鬼神之事渺茫难知。天道:天理。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译文:年少已知心向善,五十四岁犹勤勉。
注释:结发:束发,指十五岁。此处指青年时。善事:做好事。僶俛:勤奋努力。六九年:五十四岁。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译文:二十岁上遭时乱,三十丧妻我独鳏。
注释:弱冠:指二十岁。其时体尤未壮,故称弱冠。逢世阻:陶渊明年轻时,时局非常混乱,前秦曾大举入寇,江西一带又遭遇饥荒,所以说“逢世阻”。始室:三十岁。丧其偏:古代死去丈夫或妻子称为偏丧,这里指丧妻。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译文:旱天烈日似火烧,害虫肆虐在田间。
注释:“炎火”句:此句是说,酷热的阳光老是像火一样的燃烧。指遭到了旱灾。螟(míng)蜮(yù):螟和蜮是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泛指害虫。恣中田:在田里肆意为害。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译文:风雨交加来势猛,收获不足纳税钱。
注释:廛:古时一户占用地。不盈廛:不满室。谓所收获粮食不多。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译文:夏日缺粮长饥饿,冬夜无被受冻寒;
注释:长抱饥:一作“抱饥长”。夏日长,抱饥时间也长。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译文:夜幕降临盼天亮,日出却愿日落山。
注释:造:至。乌:指太阳。相传日中有三足鸟,故称太阳为金乌。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译文:我命自苦难怨天,遭受忧患心熬煎。
注释:离忧:遭遇到忧患。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译文:死后名声何足叹,在我视之如云烟。
注释:名:名声。当时陶渊明已有高隐之名。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译文:慷慨悲歌孤独心,唯有知音晓哀怨。
注释:锺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是伯牙的知音朋友。《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然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这里用以指庞主簿、邓治中,意思是说他们一定也能像钟子期那样体会到这“悲歌”的含义。信:诚然。
小提示: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这是陶渊明仿照汉乐府《怨诗》的样式写给自己朋友的一首诗。根据诗中“僶俛六九年”句,知此诗是作于诗人五十四岁,当时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前一年秋天,东晋军队克后秦进入长安,主帅刘裕十二月返建康。诗人的爱国热望幻灭。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88-491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0-73
创作背景
这是陶渊明仿照汉乐府《怨诗》的样式写给自己朋友的一首诗。根据诗中“僶俛六九年”句,知此诗是作于诗人五十四岁,当时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前一年秋天,东晋军队克后秦进入长安,主帅刘裕十二月返建康。诗人的爱国热望幻灭。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88-491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0-73
推荐诗词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观柳道传太宰留题惠山诗卷
五云楼阁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开。天上神龙行雨去,日边骢马踏花来。千年兰若春余梦,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尽,月明犹照鹤飞回。
山间 其二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喜雪 其三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笺天下托鹏风。分无侑坐歌眉绿,但有挑蔬冻指红。画史莫传飞舞势,诗人俱尽琢磨工。此间不见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菊花
万夫起铜盘,拔地一千丈。宁知白露华,暗满菊花上。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四
万境忘机是道华,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径通仙窟,寂寞无人落异花。掣电浮云真好喻,如龙似凤不须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与柏槎。
新编系列剧《天龙八部》 第七卷八首 其三
如封似闭挽圈圈,敛尽锋芒铁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凭冲撞不挨边。
题扇二十四首
瀰瀰水槛俯横桥,水面新荷影动摇。时向青空飞白鹭,不妨悲翠立兰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