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代〕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译文: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
注释:长恨:指诗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秦吟:指诗人于贞元、元和之际创作的一组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讽喻诗——《秦中吟》。正声:指《诗经》中的“雅诗”。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译文: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注释:老元:指元稹。偷:朋友间的戏词,实际上是学习、效仿的意思。格律:作诗在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短李:指李绅。伏:通“服”,佩服,服气。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译文: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
注释:应:大概。无分:没有缘分。身后:死后。合:应该。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译文: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注释:言语大:夸口,说大话。排:编排。
小提示: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因遭谗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自己虽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来所创作的几百首诗文却足以自矜。于是,他“检讨囊帙”,将约八百首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编成十五卷,集成后题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14-515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因遭谗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自己虽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来所创作的几百首诗文却足以自矜。于是,他“检讨囊帙”,将约八百首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编成十五卷,集成后题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14-515
推荐诗词
诸将八首 其七
天下军储尽海头,材官郡国遍防秋。若道成功无造伪,岂应屠贾坐封侯。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
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怀旧
遁迹渔盐远市朝,回廊落叶响萧萧。云迷岭岫天将雪,草没汀洲海上潮。欲寄新诗人杳杳,重寻旧会恨迢迢。暮年更欠刘龚语,门翳蓬蒿转寂寥。
早春游沔阳舟发汉上口占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春鸥吾愧汝,清远背人飞。
过福禅师兰若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题白龙洞
流水疏梅我有诗,偶来重见雪离披。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宁乖一赴期。
在伯考试未归有怀
木落山空君未归,我行江山几依依。山空木落有佳处,政尔待君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