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辞·其三
〔魏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译文: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注释: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译文: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注释:严霜:寒霜,浓霜。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jiāo)峣(yáo)。无人居:指荒无人烟。嶣峣:高耸的样子。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译文: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注释: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译文: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注释:幽室:指墓穴。朝:早晨,天亮。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译文: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注释: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译文: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注释:向:先时,刚才。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译文: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注释: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译文: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注释: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托体:寄身。山阿:山陵。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小提示: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8-601
创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8-601
推荐诗词
杏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感兴四首 其一
肝臂列为人,自知亦巳幸。循性即坦途,求名自贻病。
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 其四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角招 其一
梦云杳。东风外,画阑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护忆故园,花满林沼。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孙芳草。鹤发仙翁洞里,为分得一枝来,便迎人索笑。窗晓。冷香窈霭,幽情雅澹,不减孤山道。旧愁浑欲扫。却明朝、新愁萦绕。何郎易恼。且约住、伤春怀抱。彩笔风流未少。更何日、玉箫吹,金尊倒。
戏答李伯襄 其二
暖风微雨昼迷冥,深院无人处处莺。未必诏华从此掷,不须愁怨却悲鸣。
山中逢巨蝶
一蝶飞来大似窗,遭逢狭路意仓惶。轻摇两翅摧黄叶,闲转双睛泛绿光。顿觉腥风奔面颊,倒抽冷气缩肝肠。归来疑虑总难析,遮莫逍遥漆吏庄。
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縯纶为喜安行
漕台生处寝之床,丛桂还分一叶芳。红药阶边怀老谢,桃花观里忆刘郎。首烦贤舅书增喜,想见慈亲色更康。无忌安能真酷似,愿从外氏借余光。
舟行
迢递长河路,解维日暮间。云横城北树,花落水西山。出浦呼风疾,停篙放溜间。星宵何处宿,前去是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