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唐代 杜甫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译文: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译文: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注释: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译文: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注释: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提示:杜甫《日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见到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黄昏时分寂静祥和,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便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张超 .唐宋名家诗文赏析 .北京市 :线装书局 ,2007年 :98页 .

创作背景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见到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黄昏时分寂静祥和,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便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张超 .唐宋名家诗文赏析 .北京市 :线装书局 ,2007年 :98页 .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