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宋代 晏殊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译文:在杨柳的绿荫中彩旗飘飘,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荷花的香气,主人殷勤地劝客人多饮几杯,在悠扬的乐曲中一同欣赏歌女婉转的歌唱。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驻:车马停止不前。彩旌:插于车上的彩色旗子,此代指车辆。芰荷:菱角花与荷花。劝金觥:劝酒。觥:酒杯。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译文:只有醉中的吟唱可以宽慰离别愁恨之心,不要早早晚晚急着踏上归程。丝丝细雨,柳叶含烟,似乎都在牵系着离人的难合之情。

注释:醉吟:饮醉而后吟诗。宽别恨:使充满别恨之心得以放宽。雨条烟叶:象雨丝一样的枝条,象烟雾一样的叶子。指杨柳的枝叶。系:联缀、牵动。

小提示:晏殊《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此词作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秋,晏殊将离开商丘回京时。天圣五年(1027年),三十七岁的晏殊因其刚峻的性格被免去了枢密副使之职,以刑部侍郎贬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次年晏殊被召回京,拜御史中丞。在回京之日的离筵上,金觥频劝,词人即席作词,令营妓奏乐歌唱。

参考资料:

1、(宋)晏殊著,晏几道著,二晏词笺注,上海书籍出版社,2008.12,第30页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二晏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2,第22页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秋,晏殊将离开商丘回京时。天圣五年(1027年),三十七岁的晏殊因其刚峻的性格被免去了枢密副使之职,以刑部侍郎贬知宋州(今河南商丘市南)。次年晏殊被召回京,拜御史中丞。在回京之日的离筵上,金觥频劝,词人即席作词,令营妓奏乐歌唱。

参考资料:

1、(宋)晏殊著,晏几道著,二晏词笺注,上海书籍出版社,2008.12,第30页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二晏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2,第22页

晏殊

晏殊

宋代诗人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