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唐代〕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译文: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
注释: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堂,一作“香”。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种。因产于南方滨海地区(古百越之地),故名。玳瑁:海生龟类,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译文: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注释:寒砧: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木叶:树叶。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译文: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
注释: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音:一作“军”。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译文: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见的人满含哀愁啊?为何还让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帏帐之上?
注释:教:使。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
小提示: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推荐诗词
静乐
高人嗟逝矣,静乐尚求诗。岂意无为道,翻成罔极悲。二难勤继述,一默付希夷。饮水心愈洁,看山意更迟。伤乌营冢日,吊鹤造庐时。霜露增新感,烟霞遂宿期。闭门春事去,隐几午阴移。未坠青云志,仍工白雪词。每怜司马病,深忝叔牙知。惭愧无佳句,缄题慰孝思。
点绛唇
雨过晴窗,参差花影和帘捲。袖罗寒浅。独立闲庭晚。新雁横空,天写秋云怨。斜阳岸。乱愁千点。落叶西风满。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九 宫梅
玉鳞遍覆软条青,合殿金铺尽日扃。唯有楼东人睡起,垆烟移远水晶瓶。
金陵八咏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台
古台开士说金经,传道天花落紫冥。广舌不来尘海变,春风唯见草青青。
送晦堂禅师还柏山
龙河花下送师归,吴楚千峰一锡飞。到日亲朋如借问,乡心迢递宦情微。
朝谒长陵同宋望之侍御作
长陵丹阙倚苍葱,万柏分行辇路通。山出恒宗来王气,水连瀛海扈灵宫。瑶阶羽卫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雾中。却看群峰如跃马,还疑万骑猎秋风。
题画 其三
云杉如荠屋如蚶,诘曲溪流泻碧潭。独立小桥吟不尽,插天晴翠太湖南。
客湖上
对酒拂吴钩,光随湖水流。碧寻堤上草,红落竹边楼。春老莺啼倦,山空鹤唳收。买花钱欲尽,何事再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