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唐代〕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译文: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
注释:摇落:凋残,零落。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译文: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
注释:“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译文: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注释:故宅:江陵和归州(秭归)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云雨荒台: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文: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注释:楚宫:楚王宫。
小提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52-256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75-580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52-256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75-580
推荐诗词
重阳阻雨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江上对酒二首
酒助疏顽性,琴资缓慢情。有慵将送老,无智可劳生。忽忽忘机坐,伥伥任运行。家乡安处是,那独在神京。久贮沧浪意,初辞桎梏身。昏昏常带酒,默默不应人。坐稳便箕踞,眠多爱欠伸。客来存礼数,始著白纶巾。
为顾彦先作诗
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
次韵何茂恭重阳前二日见过
西风篱落兴悠然,秋影横江雁帖天。短发未成吹帽饮,高吟先赠把茱篇。黄花一笑小重九,青眼相看又四年。欲试烟波钓竿手,南湖同上月明船。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 其十五 白石滩
湍驶风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独移时,白鸥翩然下。
绝句
搁足寒山沙,濯足清溪水。水流沙亦流,足背栖鱼子。
寄息耘
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此意谁可知,高松与修竹。
赵昌海棠图
银烛烧残梦未回,旧家庭院已荒苔。玉箫声杳人何处,惟有东风燕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