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江南有丹橘

唐代 张九龄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译文: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译文: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注释:伊:语助词。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译文: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注释:荐:进奉意。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译文: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译文: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注释:树:种植意。

小提示: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43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0-43

张九龄

张九龄

唐代诗人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