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译文: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注释: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译文: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注释: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春草:一作“芳草”。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译文: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译文: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小提示: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27-229
创作背景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27-229
寻张逸人山居 - 译文版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 译文版
寻洪尊师不遇 - 译文版
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 - 译文版
喜李翰自越至 - 译文版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 译文版
推荐诗词
次韵梁粹秋日白牡丹
自掩窗纱护夕阳,碧壶深贮溜晴光。可曾见此春风面,净洗铅华试晓霜。
岳忠武王墓
明圣湖头宋将茔,神州戮力想精诚。关张义勇原无敌,李郭功名竟未成。沙漠何期归故主,权奸乃敢坏长城。孤忠遗恨千秋在,大树悲风日夜鸣。
赠揭景哲茂才别
司揭本楚官,子孙以官氏。揭阳汉建侯,氏实出于史。同源而异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穷昆仑?驱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及乎旴徙洪,着与揭阳通。以兹究其源,濒海而南东。南东烟涛恶,将身犯蛟鳄。远拜故侯坟,遗踪尚如昨。归来见翰林,赠以双南金。集贤亦敬叹,高文留赏音。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阶美。胡不揽家毡?黄朱耀闾里。九万扶摇风,相看尚转蓬。高楼有横笛,送雁上长空。
和朱世同夜闻竹声
醉卧空斋静绝人,夜阑霜月白纷纷。寒生枕上浑无梦,声到窗前疑是君。玉轸谁家调古曲,铁衣何处角孤军。羡君写入新诗里,清壮还应过所闻。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 其二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时。梦犹京阙恋,归为友朋迟。黄叶声中酒,苍葭阁上诗。东瀛一回首,挥涕万人知。
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苏州天赐庄重谒梦苕师
正忆春风帐,驱车过古城。论茶供侍坐,看竹自从行。吴下言夫子,江东阮步兵。龟堂诗万首,笺注喜初成。
西江月·曾把江梅入室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清香一点入灵台。傲雪家风犹在。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自开自落有谁来。与妆上林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