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唐代〕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译文: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
注释:逐水:顺着溪水。古津:古渡口。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译文: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
注释:坐:因为。见人:遇到路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译文: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
注释:隈:山、水弯曲的地方。旷望:指视野开阔。旋:不久。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译文: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
注释: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译文: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
注释: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译文: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
注释: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物外:世外。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译文: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
注释:房栊:房屋的窗户。喧:叫声嘈杂。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译文: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
注释: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引:领。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译文: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
注释:平明:天刚亮。闾巷:街巷。开:指开门。薄暮:傍晚。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译文: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
注释: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去:离开。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译文: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译文: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
注释:灵境:指仙境。尘心:普通人的感情。乡县:家乡。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译文: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
注释:游衍:留连不去。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译文: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
注释:自谓:自以为。不迷:不再迷路。峰壑:山峰峡谷。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译文: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
注释:云林:云中山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译文: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注释:桃花水:春水。桃花开时河流涨溢。
小提示:王维《桃源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登裴秀才迪小台 - 译文版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离骚题作山中人) - 译文版
辋川闲居 - 译文版
送杨少府贬郴州 - 译文版
哭褚司马 - 译文版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杂诗》) - 译文版
推荐诗词
梁宣王挽词三首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地形龟食报,坟土燕衔来。可叹虞歌夕,纷纷骑吹回。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彩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垄日寒无影,郊云冻不飞。君王留此地,驷马欲何归。
曹氏寒碧即事
屋头杨柳绿参差,小竹疎花此更宜。帘漾水纹闲昼日,早秋风物似春时。
丙辰北来诗第三章 其二
戏挽鸿濛访赤松,瑶池车驾几人从。迷途具茨悲前马,沸鼎残羹欲豢龙。贝阙渐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东。尘堆已隔方壶远,怕问蓬山第二峰。
闲事杂题 其三
掠鬓初齐侧眼看,红棉新拭镜光寒。斜回雪颈些些见,贝齿畏痕恰恼欢。
送人还山
茅茨抛在翠微间,即栗横肩又独还。松树别来巢鹤大,铜瓶归去蛰龙閒。西风黄叶埋寒径,落日青猿叫乱山。后夜月明谁是伴,枕前飞瀑响潺潺。
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
与何光远赠答诗(龙女赠光远)
坐久风吹绿绮寒,九天月照水精盘。不思却返沈潜去,为惜春光一夜欢。
题荷花书帧
世界偶然留色相,生涯毕竟托清波。明珰翠羽人曾识,碧漠红塘梦似过。残月照来裳佩冷,晓风坠后粉痕多。城南诗客频相问,怊怅朱颜易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