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唐代 杜甫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译文: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

注释: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译文:雁群消失在云海之间,谁来怜惜着天际孤雁?

注释: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译文:放眼望尽天涯,好像看到同伴身影;哀鸣响震山谷,好像听到同伴的声音。

注释:望尽:望尽天际。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译文:野鸦不解孤雁心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

注释:意绪:心绪,念头。鸣噪:野鸦啼叫。自:自己。一作“亦”。

小提示:杜甫《孤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 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

创作背景

  《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 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