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注释: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译文: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注释: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译文: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注释:羁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译文: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注释:野:一作“亩”。际:间。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译文: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注释: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译文: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注释:荫:荫蔽。罗:罗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译文: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注释: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译文: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译文: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注释: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小提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参考资料:
1、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523-532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参考资料:
1、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523-532
推荐诗词
和李啸楼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韵 其三
霜华争妒雁来红,时白时黄变幻中。太液遗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怅庭空。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其一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杂诗九首 其七
芳春骤青骊,遨游楚江滨。道旁若堂封,云是吕王坟。衢路化陌阡,台馆尽烧焚。阴风啸寒鸱,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巅,淩藉日缤纷。生存华屋居,嫔妾从如云。一朝寱重泉,贵贱何由分。庞公困陇亩,耕稼良已勤。谁知千载后,史册播馀芬。
卜算子 漫兴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送程三水天翼内擢
操存不改旧书生,几载官衙饭菜羹。小郭自临三水上,十州同识独清名。俸钱每用填民歉,坐舫时因送客行。我从能言言不尽,口碑先已到神京。
新作殊亭
虎将夏中时,旋复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朴拙亦可喜。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释子。规摹虽少华,不陋复不侈。元碑碎俗令,遗集裒空纸。纵步此山椒,金声犹属耳。旧亭苦弗称,新亭直殊美。书文两奇绝,踪迹存布指。古人久不见,今人尚殊此。能知古今意,元始本无始。
山脚散步由舍北归
空碧升团月,江郊弄夕霏。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犹稀。冰解鱼初跃,风和雁欲归。兴来忘远近,草露已沾衣。
东滨为陆鸿胪文东赋
东江南去接东湖,湖上人家画里居。绿树映门皆合抱,清波动影欲侵裾。诗书并沐明时宠,山水遥连故国馀。何日扁舟遂归志,西风相引钓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