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唐代 李白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译文:寻阳江上大风吹动巨浪,灌婴井中亦水翻如涛。

注释:灌婴井:传说井水很深,和长江相通,长江中有风浪,井水即动荡不止。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译文:扬帆启航驰在天一般大的如镜湖面,直向彭蠡湖东面而去。

注释:天镜:指鄱阳湖的湖面。形容湖水明净,涵映天空,犹如巨大的镜子。彭湖:即彭蠡湖。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

译文:落日景色中忽然下起疏落小雨,待天放晴云朵散向远空。

注释:景,同“影”。落景,即将坠落的夕阳。疏雨,稀疏的小雨。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译文:名山佳景引发人们佳美的情兴,清观幽赏怎能有所穷尽?

注释:名山:指庐山。清赏:清新,赏心悦目。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译文:巨大的石镜之上又有明月高挂,香炉峰上彩虹明灭。

注释:石镜:据《水经注》载,庐山东面悬崖上有一块大圆石,光滑如镜,可见人影。香炉:即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部。灭:消失。彩虹:香炉峰周围多瀑布,水气经日光照射而形成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译文:相思之时您我共对庐山美景,抬眼望去您我所见美景相同。

注释:君:指黄判官。

小提示: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此诗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时下寻阳泛舟鄱阳湖寄友人黄判官之作。李白流放夜朗遇赦后,自江夏来到寻阳城(即浔阳,今江西九江)的彭蠡湖(即鄱阳湖),作此诗寄给友人黄判官。

参考资料:

1、山东省出版总社济南分社编.中学生一周一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03:258-259

创作背景

  此诗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时下寻阳泛舟鄱阳湖寄友人黄判官之作。李白流放夜朗遇赦后,自江夏来到寻阳城(即浔阳,今江西九江)的彭蠡湖(即鄱阳湖),作此诗寄给友人黄判官。

参考资料:

1、山东省出版总社济南分社编.中学生一周一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03:258-259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