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彭州山行之作
〔唐代〕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译文:悬崖峭壁连接着的是崆峒,簇聚的山峰上堆着翠微。
注释:彭州:属剑南道,故治在今四川彭县。崆峒:大山名,在四川平武西,山谷深险,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相似,故名。攒峰:密集、簇拥的山峰。翠微:山气呈青绿色,故日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译文:鸟声婉转值得驻马,树色悦目可以忘机。
注释:忘机:指去除得失功利之心。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译文:怪石嶙峋时时侵占道路,女萝飘荡恰好拂拭襟衣。
注释:轻萝:一名松萝,地衣类植物,生深山中,呈丝状,常自树梢悬垂。拂:拭,轻轻擦过。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译文:道路漫长愁于作客,上了年纪更是思归。
注释:长:指离家远。作客:客居他乡。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译文:幸喜能看到岩峦胜景,还叹息什么意绪相违。
注释:岩峦胜:山景美好。岩,高峻的山。峦,小而锐的山。宁:岂可,岂能。嗟:叹息。意绪违:指年老而仕宦边远地区,不合自己的意愿。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译文:山路是那么无穷无尽,谁与我一同赏玩芳菲。
注释:谁与:与谁。芳菲:本谓花草的芳香,后亦指称花草。
小提示: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这首五言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诗人五月赴任,从长安赴彭州一路上均系大山,绵延不绝,此诗即为山行纪实之作。而唐代仕宦有重朝官轻外官的传统,因此诗人出任外官带有遭遇迁谪的意味,赴任路上的心情自然不会太好,故有“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之叹,作下此诗以抒发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1、林静.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166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诗人五月赴任,从长安赴彭州一路上均系大山,绵延不绝,此诗即为山行纪实之作。而唐代仕宦有重朝官轻外官的传统,因此诗人出任外官带有遭遇迁谪的意味,赴任路上的心情自然不会太好,故有“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之叹,作下此诗以抒发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1、林静.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166
推荐诗词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公娼行
华人以娼为败风,东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税夜夜同,公娼厅事明灯红。插花盈头发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贴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摇玲珑。比目交颈记点钟,无遮、无碍雌与雄。从此烟花添故事,不须羞涩如吴侬。
游狼山
一线横大江,千螺簇层峦。空外飞鸟没,烟中片帆还。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
一生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晚境喜无干己事,故人远寄歇心歌。君开经卷尘缘了,我辟山林诗料多。得句却愁成绮语,何如一意向禅那。
谒仇山村墓迢和张仲举诗韵
敬吊先生落照中,纸烟销尽酒樽空。牛羊上垄无人管,岂为当时面发红。
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一
愿乞金刚四座高,长年一册压方袍。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神宗旧事偏能忆,閒共诸僧说海涛。
与诗社诸棣游白水寨
天分白水落增城,许此江山锦绣盟。仙子灵风矜善弱,古藤神脉佑繁荣。大丰峡谷河流远,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饮,也宜风雅也怡情。
句 其七
九万里鹏重出海,一千年鹤再归巢。